XSS 攻击

XSS 定义

XSS, 即为(Cross Site Scripting), 中文名为跨站脚本, 是发生在目标用户的浏览器层面 上的,当渲染 DOM 树的过程成发生了不在预期内执行的 JS 代码时,就发生了 XSS 攻击。 大多数 XSS 攻击的主要方式是嵌入一段远程或者第三方域上的 JS 代码。实际上是在目 标网站的作用域下执行了这段 JS 代码。

按效果分类型

第一、XSS反射型攻击,恶意代码并没有保存在目标网站,通过引诱用户点击一个链接到目标网站的恶意链接来实施攻击的。

反射型的话不存储在数据库中,往往表现为将攻击代码放在 url 地址的请求参数中,防御的话为 cookie 设置 httpOnly 属性;对用户的输入进行检查,进行特殊字符过滤。

第二、XSS存储型攻击,恶意代码被保存到目标网站的服务器中,这种攻击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,比较常见场景是在博客,论坛等社交网站上,但OA系统,和CRM系统上也能看到它身影,比如:某CRM系统的客户投诉功能上存在XSS存储型漏洞,黑客提交了恶意攻击代码,当系统管理员查看投诉信息时恶意代码执行,窃取了客户的资料,然而管理员毫不知情,这就是典型的XSS存储型攻击。

XSS 防御总体思路

XSS 防御的总体思路是:对输入(和 URL 参数)进行过滤,对输出进行编码。也就是对提 交的所有内容进行过滤,对 url 中的参数进行过滤,过滤掉会导致脚本执行的相关内容; 然后对动态输出到页面的内容进行 html 编码,使脚本无法在浏览器中执行。虽然对输 入过滤可以被绕过,但是也还是会拦截很大一部分的 XSS 攻击。

参考链接

最后更新于